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05|回复: 11

S1二极管功能的不完全DIY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 18: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用表
主题类别: 改装_制作
仪表品牌: 众仪(ZOYI)
型号或关键字: ZT-S1
显示字数: 4000字
S1小巧精致。但由于缺少二极管测量功能,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闲的没事,想着用j简单的方法为其DIY上二极管功能。

数字表电阻档由于电流很小无法象指针表一样直接测量二极管。所以增加了专用二极管档。其原理就是加大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压,同时DCV端直接显示借口电压。

有坛友提供的原理图,DIY起来方便多了。根据测量主控4脚也就是C4热端应该是内部稳压滤波,端。为了减少电池电压的影响。外加限流电阻取电于此。



IMG_20180801_171247.jpg

IMG_20180801_164858.jpg

IMG_20180801_164953.jpg


     改造很简单,直接在C4通过一个2K电阻取电到到万用表VΩ插孔。
    开始没测量输出电压,看到显示不正常以为不成功。分别用短路法、断路法,没法判断出主控7/8/10脚到底哪个引脚用于DCV测量,本想放弃。忽然想起测量下插孔电压变化状况见上图。恍然大悟。改造是成功的。
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由于压降低于0.8V(0.5v)故S!处于电阻测量状态,示不正常(至于显示AUTO二不是阻值,是不是电流还小了?),反向显示1.2V(开路)。
    如何判断呢?显示都显示1.2V二极管开路,都显示AUTO为短路。
   测量时,只用了LED灯泡板的整流二极管(4007)判断,别的没有再实验。

    思路:VΩ端直接加电压,由于限流后的电压1.2V左右S1自动转为电压档(量了下电流0.7mA左右),显示的是端口的电压,测量显示的就是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问题:为何正向时显示的是AUTO而不是电阻(电压低于0.8V,S1已转为电阻档)?难道是输出电流不合适?(手头电阻不全,没用再低的电阻试),或其他原因。

    第一幅图是准备接开关的图,线已剪断了,限流电阻用热宿管套起来了。暂时没有微型开关,先这样。

    暂时这样,望高手提供更好的简单实用的DIY方案。
发表于 2018-8-2 07: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发表于 2018-8-2 08: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旦微型开误拨动后测市电220V----膏药是否会挂掉?
发表于 2018-8-2 08: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巍巍兴安 发表于 2018-8-2 08:09
一旦微型开误拨动后测市电220V----膏药是否会挂掉?

那卖膏药的有生意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0: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小心了,误测220V,就是在原主控内部加220电了(限流只有2K)。
发表于 2018-8-3 09: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散淡021 于 2018-8-3 09:51 编辑

表不安全,即使另外加个表笔插座,万一误测电压表也不安全。

一般只有S1的人是不需要二极档,有多款表的人都把S1作辅助备表

应急情况下,二极管和晶体管离线用S1 基本是可以识别三个管脚的。
发表于 2018-8-3 20: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pple5050 于 2018-8-3 20:26 编辑

s1不能实现二极管档,电容档,主要原不是加不加电压的问题,是高低压隔离的问题也是安全问题,zt-x内部有磁保持继电器。而zt-s没有。主要还是成本的原因,也和一款表的市场定位有关。要想一个插孔,还是全自动,继电器是必须要有的。要不就只能靠拨盘来切换。想要电容档,二极管档等等低内阻的测量回路和上百伏的高在内阻测量回路接在一个插孔,目前半导体器件还很难低成本的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20: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功能多点要傻瓜化的操作,成本就上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21: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淡021 发表于 2018-8-3 09:48
表不安全,即使另外加个表笔插座,万一误测电压表也不安全。

一般只有S1的人是不需要二极档,有多款表的人 ...

“应急情况下,二极管和晶体管离线用S1 基本是可以识别三个管脚的。”
是的。定位不同,看到S1小巧方便,很喜欢,可能是心理期待值太高了。
发表于 2018-8-12 07: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想法不错,实现起来有难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830数字技术网 ( 京ICP备2021027848号-4 )

GMT+8, 2025-4-28 07:52 , Processed in 0.0595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